2008年5月28日 星期三

關於《黑天鵝效應》這本書


關於《黑天鵝效應》這本書

【《黑天鵝效應》】



  我五月五號拿到這本書,花了七天的時間,把這本《黑天鵝效應》看完。看完之後,要不要推薦呢?我想了一下,還是寫了這篇文章。

  如果您對科普讀物看得很習慣,並且有相當的哲學程度,那麼,您一定不能錯過這本書。

  如果您對哲學沒有興趣,那麼,您大概可以勉強看完前面的一兩百頁。雖然如此,但我還是相信您一定會有所收穫。

  如果您只對金融市場的操作有興趣,而對人文思考的哲學沒有興趣,那麼,您只要看這本書的第一章就好(或者直接跳到303頁去看結論);再看下去,我怕您會大失所望。

  作者的前一本書:《隨機的致富陷阱》,我從2003年就開始猛力推薦,因為太重要了。後來,這本書成了全球性的暢銷書,但是,我認為:台灣真正能夠看懂這本書的人,很少;看懂之後,並且能夠實際運用於金融市場的,更少;看懂之後不但能實際運用於金融市場,而且還能夠實際運用於日常生活的,恐怕更是「甚為稀有」。

  隔了六年,作者塔雷伯將自己的思想更往前推進了一大步,寫了這本厚厚的486頁的《黑天鵝效應》,內容涵蓋哲學、數學、金融市場,而且更向我們的日常思考領域進軍──作者的雄心壯志實在非常明顯,他不只是想當個成功的交易員,而是想進一步當哲學大師。關於這一點,他跟索羅斯很像,索羅斯也是不甘心只當個滿身銅臭味的交易員,而想在哲學界佔個位子;看完這本書之後,我覺得索羅斯的哲學領域比較小,塔雷伯比較大,而且大得多。

  這本書有多重要呢?嗯……,對於『原型思考』而言,它『非常』重要。重要到可以跟達爾文的《物種原始論》相比。嗯,我應該是太過譽了,那麼,就打個六五折吧。

  但是作者塔雷伯是個不太「溫和」的人,有些地方會讓讀者認為他過份的「憤世嫉俗」(或是嫉惡如仇);他對於某些「虛偽的學術」的尖酸刻薄的無情攻擊,會影響到他意圖建立的大師形象──因為我們想像中的大師好像都應該是「很謙虛的」。

  《黑天鵝效應》的未盡之處,是塔雷伯先生花了很高的篇幅比例去從機率的角度解釋原理,相形之下,金融市場跟日常生活的部份就少了一些(或許有人會認為少了很多)。所以我很好奇他的下一本書會寫什麼,是繼續往日常生活的思考去挑戰嗎……我不知道。不過,我會就我所知道的在金融市場跟日常生活裡的「白天鵝思考方式」,跟大家做說明──當然,這是個艱鉅的寫作任務,我希望我有時間跟精力去完成。

[END]

~王力群 Randy Wang. 2008-05-13, Taipei 早晨 7:25